汉水文化
 首页  机构设置  中心简介  图书资料  最新动态  学术研究  研究所  管理制度  科普基地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中国教育报:陕西理工大学:依托汉水文化资源 培养高素质人才
2018-07-05 08:38 冯小明 袁平夫 袁书卷  审核人:

陕西理工大学走过了60年历程,学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这就是怎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近年来,学校明确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不断强化扎根秦巴、服务区域的办学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具有鲜明地域文化气质和人文精神,成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托两汉三国文化,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

将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课堂,是履行文化传承使命、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两汉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观念;“张扬忠义、矢志不移”的人生观;“恪守信义、一身正气”的义利观。学校将这些文化精髓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爱国守信的优良品德。

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三国文化”“中国文化史”通识课程。地理学专业开设了“中国地理”理论课及“秦巴自然地理综合考察”“秦巴城乡人地关系系统状态评价与协调”两门实践课。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中国蜀道文化”“秦汉史”理论课及“两汉三国历史遗迹保护调研”实践课。

面向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增设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相关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渗透地方传统文化,让学生听得见、看得着、摸得到,从而进一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

挖掘两汉三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学校利用汉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身领会两汉三国文化魅力。

学校和汉中市联合举办了“历史档案与文化传承——纪念文同知洋州9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汉中开汉业——纪念刘邦为汉王2222周年”“张骞凿通西域之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等学术会议。面向全校举办“演绎历史、传承经典”历史话剧大赛。艺术学院组织师生观摩两汉三国文化代表作品《出师表》,受益学生达200多人次。管理学院举办“追求艺术梦想、传承历史文明”经典诵读大赛;文旅学院举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和“汉韵风采”成语大赛。 

学校精选三国和汉水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及诗词歌赋,制成宣传板,布置在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所,努力营造地方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氛围。

每年暑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两汉三国、真美汉中”为契机,组建“蜀道文学与文化资源考察团”,深入汉中各区县,发掘和保护蜀道文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挖掘蜀道文化资源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依托汉水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汉水文化是汉水流域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汉水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奋发图强、开辟创新”“太和博爱、厚德载物”“注重孝道、道德至上”。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这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汉水文化课程入计划、进课堂。近年来,288-365.com出版了以《汉水文化史》为代表的一批成果。早在1996年,文学院就编写了《陕南文化概览》教材,一直为学生开设“陕南文化概论”课程。近年来,文学院增加了“专业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编写了《文学类专业素质教育讲演录》教材,将汉水文化相关内容引入课堂。历史学专业开设了“汉水流域文化”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陕南旅游概论”课程。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增加与汉水文化相关的课题,不少学生撰写了地域文化方面的论文。

艺术类专业将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引进课堂,邀请“汉调桄桄”传承人张昌文老师主讲,深受学生喜欢。开展以汉水流域音乐为素材,以陕南民族舞蹈为线索的采风活动,师生们深入民歌之乡——镇巴、略阳、宁强、紫阳等地,挖掘少数民族艺术形式,把大巴山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祝酒调《巴山酒歌》进行整理并搬上舞台,在高校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舞蹈专业深入羌族舞蹈之乡略阳,挖掘带有鲜明地方民族风情的舞蹈《雀儿歌》,在陕西省第27届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奖,受到社会和专家赞誉。

美术专业开展陕南山水写生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充分了解陕南风土民情。师生们深入张良庙、黎坪、青木川、光雾山等地,创作出大量记录汉中风情的作品,并进行展览。美术系师生100余人次赴镇巴县观摩宣纸制作过程,亲身感受地方传统工艺魅力。

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感知地方文化魅力。以多种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举办多场“秦巴论坛”学术报告会。利用入学教育、毕业典礼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办学传统教育。“太白杯”古诗文背诵大赛、“曹禺杯”话剧节、汉字书写大会、“汉韵风采”成语听写大赛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吸引了全校学生关注。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川陕苏区被毛泽东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核心精神是: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捐躯的献身精神。近年来,学校充分依托川陕苏区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引领青年学子成人成才,形成了独有的育人特色。

学校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考察活动,不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近三年,学校组织师生赴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镇巴革命历史陈列馆、洋县华阳红军烈士陵园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5000余人次。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学校配合中国社科院,组织开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国情调研。学校联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了“何挺颖烈士生平思想研讨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暨川陕革命老区建设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2015年,王文礼、张正新老师出版了《汉中抗战纪实:1931—1945》;2016年,何宁、刘保民教授出版了《何挺颖思想研究文集》;李巧宁、杨欣等教师发表了《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底层动员》《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思考》等一批研究论文。

一大批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丰富了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红色基因渗透到大学生的血肉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文化“入心入脑”。学校通过“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师生们奔赴基层、驻村入户,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寻访老红军,搜集红色歌谣,听老红军宣讲苏区历史,亲身体验革命传统内涵。

                   传承西北联大精神,砥砺前行

抗战时期内地一批高校迁移汉中,组建了西北联大,使汉中成为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云南昆明齐名的文化教育重镇。历史的风云沁润了这片热土,中国高等教育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西北联大不畏艰险、传承创新、教育救国、兴学育才的办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陕理工人。

传承西北联大精神,形成“明德、砺志、博学、笃行”校训。西北联大淬炼了“公诚勤朴”的校训,国学大师黎锦熙曾将此校训解释为:“公”以去私,“诚”以去弱,“勤”以开源,“朴”以节流反映出西北联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人的自身修养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学校在60年办学历程中,继承“公诚勤朴”精神,几代陕理工人身处秦巴,胸怀天下,磨炼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知行合一,大胆探索,逐渐形成了“明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这是对西北联大“公诚勤朴”精神的现代阐释。

  弘扬西北联大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西北联大办学历史和办学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宝贵财富,过去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学校以西北联大研究与宣传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校建立了国内首个专题纪念馆——西北联大汉中办学纪念馆,至今已有3万余名学生和各界人士参观了纪念馆。学校承办了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学校对西北联大校歌进行了谱曲并公开演唱。学校组织人员拍摄了西北联大专题片和微电影,并在全校公演,百余名师生参与了故事片《西北联大往事》的拍摄,影片不仅广泛传播,也作为教学片使用。学校近百名师生参与了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西北联大历史的电影《古路坝灯火》,两万多名师生观看了影片,受到了爱国主义洗礼。学校组织专家举办多场西北联大专题讲座,2000余名学生参与讲座,组织30多名学生参与西北联大口述史调研活动。通过以上活动,西北联大办学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灵,磨炼了学生扎根秦巴、胸怀天下的志向,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冯小明 袁平夫 袁书卷)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288-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