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3月,以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外语系和艺术学院等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主要研究力量,聘请其他高校、文化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
一、研究方向
文学艺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汉水流域语言文学和汉水流域美术音乐两个领域。汉水流域语言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两汉三国汉水流域作家研究、文学中的汉水流域、艺术作品中的汉水流域、汉水文化的特点研究、汉水文化与秦文化、巴蜀文化及中华文化之关系研究、汉水流域两汉三国文化研究、《诗经》与汉水研究、汉水流域现当代文学研究、汉水流域方言研究等;汉水流域美术音乐研究的重点问题包括汉水流域地域画派风格研究、秦巴风景风俗画研究、陕南人的宗教思想与庙宇塑像研究、秦巴歌谣研究、汉中社火研究等课题。
二、研究特色
以研究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家和反映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主,亦研究汉水流域的语言和风俗民情。在研究视阈上,文学艺术研究所关注的汉水流域的文学家、艺术家,包括三类情况的作家、艺术家:一是出生并生长在汉水流域的作家、艺术家;二是指并未出生在汉水流域,但曾经长期生活(或短期流寓)在汉水流域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人格形成受到汉水文化的影响;三是他们的祖辈(三代之内)或他们本人出生在汉水流域,受到汉水文化的熏陶,但长期生活在异域他乡的作家、艺术家。所谓反映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指以反映汉水流域风土人情的文学艺术作品。
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利用多样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从各个方面阐释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的文化特性,把文本批评、田野调查相结合。
同时,文学艺术研究所积极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开展方言研究。汉水流域的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运用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新理论,研究汉水流域方言,可以丰富方言研究的内涵,提升方言研究的水平。
三、研究所的建设情况
1.研究团队
文学艺术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5名,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历4人。研究人员研究实力较强,梯队结构合理,所在学科分布广泛,涉及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5个二级学科和艺术学门类的2个一级学科。
2.研究条件
文学艺术研究所主要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较为优越的研究条件。
3.研究成果
2005年以来,文学艺术研究所出版专著6部,公开发表论文189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4项、教育厅项目8项。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29人次。承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