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文化
 首页  机构设置  中心简介  图书资料  最新动态  学术研究  研究所  管理制度  科普基地 
研究所
 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研究所 
 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所 
 汉水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研究所
您的位置: 首页>研究所>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研究所>正文
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2013-10-21 15:48   审核人:

根据中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结合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之要求和我院的实际,特制订《288-365.com文学艺术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一、文学艺术研究所的建设思路和研究方向
以研究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家和反映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主,亦研究汉水流域的语言和风俗民情。所谓汉水流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指三类情况的作家艺术家:一是出生并生长在汉水流域的作家;一是指并未出生在汉水流域,但曾经长期生活(或短期流寓)在汉水流域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人格形成受到汉水文化的影响;三是他们的祖辈(三代之内)或他们自己出生在汉水流域,受到汉水文化的熏陶,但长期生活在异域他乡的作家。所谓反映汉水流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指以反映汉水流域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
积极进行方言研究,运用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新理论,提升方言研究的水平和档次。
充分利用多样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从各个方面阐释汉水流域文学艺术的文化特性,把文本批评、田野调查相结合。
结合学科建设,把研究方向与研究项目紧密结合。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研究项目有:两汉三国汉水流域作家研究,文学中的汉水流域,艺术作品中的汉水流域,汉水文化的特点研究,汉水文化与秦文化、巴蜀文化及中华文化之关系研究,两汉三国文化研究、陕南人的宗教思想与庙宇塑像研究、秦巴歌谣研究、汉中社火研究、《诗经》与汉水研究等课题。
二、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每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项目5项。
2.2011—2015年间召开全国性“地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2次,关于“汉水流域文学艺术”区域性专题学术会议2次。
3.每年发表论文15篇左右,其中核心期刊5—8篇。每2-3年出版20万字以上的研究专著一部。
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研究所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中心领导下,研究所意欲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等单位加强学术联系,密切人员往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同时,加强与周边四省八市文化文物部门的联系,扩大中心的影响和实力。
四、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队伍
以我院中文系、艺术系等系、部从事语言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主,适当吸收其它高校、文化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以课题、项目和论文组合力量和人员;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年龄分布适当的学术队伍,学历学缘结构较合理,避免学术断层。此外,还将聘请一批校外兼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288-365.com 版权所有